鼻腔、鼻竇及喉嚨歸屬為上呼吸道,
維持鼻腔及鼻竇健康,預防過敏、發炎,
不只關係到維繫生命必要的空氣,
也與大腦學習、記憶密不可分。
 
容易鼻敏感的族群運用適當芳香療方,
每日規律預防保健可以強化組織健康,
面對壓力或易過敏季節變化時可降低症狀的嚴重度及縮短發作時日,
進一步可以調整配方適應不同症狀變化。
 
喉嚨分為靠近鼻腔的鼻咽、口腔的口咽及喉咽三部分,
是空氣及食物共同通過的管道,
當空氣以及食物氣味由口腔進入,
通過喉嚨時氣味會向上進入鼻腔,
被嗅覺神經接收因而分辨出食物氣味的好壞,
協同並提升味覺的感受,
感冒鼻塞時,因為鼻腔受過多黏液阻塞嘗不出食物滋味而食慾大減,
當症狀排除,嗅覺恢復正常自然食慾大開是身體痊癒的第一表現。
 
芳香療法中建議使用的植物精油有:
祛痰:香桃木、藍膠尤加利、澳洲尤加利、牛膝草、迷迭香、荳蔻、薄荷、黑胡椒
 
消解黏液:綠薄荷、迷迭香、艾菊
 
抗微生物:白千層、薰衣草、檸檬、玳玳花(綠花白千層)、松針、迷迭香、茶樹、百里香、肉桂、丁香。
 
抗發炎作用:薄荷、香桃木、白千層、綠花白千層、茶樹、松針、尤加利、芳枸葉。
 
百里香、肉桂、丁香屬於刺激性較高的植物精油,
配方時務必留意相關禁忌、注意事項、適用對象及調配使用方式。
 
【喉嚨保健芳香療方】:
塗抹法
使用建議:每天 1-2 次塗抹於喉嚨、頸側到鎖骨部位
 
基底配方
無香乳液/面霜或適合膚質的媒介油 80ml + 荷荷芭油 10ml + 酪梨油 10ml
 
精油配方
香桃木 7 滴 + 綠花白千層 6 滴 + 藍膠尤加利 4 滴 + 薰衣草 3 滴
 
身、心相依 –
「食不知味」、「難以下嚥」或「吞不下這口氣」,
這些常用的詞句多半指的是當心裡有牽掛、煩惱、憤怒等情緒引發的感受。
亦或者用「如鯁在喉」形容想說卻說不出的困境。
 
喉嚨是氣體、食物的共同通道但也是接收及表達的管道,
內在的感受能否藉此管道順暢表露?
外來的情緒資訊能否順利進入?
除了感冒、呼吸道不舒適之外,
有好一些人長期覺得喉嚨卡卡或是喉頭有痰卻咳不出,
總是查無實質器官組織的疾病,
那麼在能量層面可以思考自己是否無法表達內在真實的感受?
又是甚麼因素讓人無法說出真心話?
而真心話是真的源自於內在嗎?
 
沒有一種配方可以適用於所有人,
每一個人都是如此獨特的個體,
祝福你找出最適合自己的芳香療方及使用方式。
芳香療法不能取代正統醫學,
若有身體不適症狀請務必就醫,
徵詢專業醫護建議
希望這樣的分享對你有幫助?也請你分享給需要的朋友!謝謝
 
Photo by Darius Bashar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