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是人體負責聽覺及身體平衡訊息的偵測器官,
分為外耳、中耳及內耳,
外耳包括耳翼、外耳道及鼓膜,外耳道約 3 公分長有特化皮脂腺分泌耳垢,
是耳朵的第二道防線,當異物入侵時無法直接侵入耳朵內部,
感冒、流感病毒或經空氣傳染的微生物也可能通過外耳道進入體內;
鼓膜是一層薄而半透明的纖維膜,將外耳收集的聲波,傳入中耳;
中耳由三塊聽小骨佔滿藉此結構傳導聲波,
下方的耳咽管,平衡鼓膜兩邊的壓力;
內耳有形狀像蝸牛的網路,其中充滿液體作為傳遞聲波的介質,
負責偵測身體平衡感覺的半規管也是內耳的結構之一。
 
耳朵常見的問題有暈眩、耳鳴、聽力減退等症狀。
我的右耳耳鳴症狀已經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但我不以為意,直到半年前突然經驗到右邊耳朵聽力驟減,
經過醫生檢查排除神經性問題或神經瘤,
診斷是胃食道逆流引起發炎而影響中耳三塊聽小骨,
建議服用的藥物為抗胃食道逆流及促進微循環。
 
在檢查及服用藥物的3-4周間,觀察飲食及生活,
的確,當我忙碌或放縱自己食慾時,耳鳴症狀會比較嚴重,
因此我為自己訂定了修復計畫,決定不再服用藥物,
畢竟促進循環作用及安撫焦慮的消化道是芳香療法的強項。
 
芳香療法中建議使用的植物精油有:
抗發炎作用:玫瑰草、薄荷、迷迭香、甜馬喬蓮、澳洲尤加利、藍膠尤加利、薄荷尤加利
耳鳴:檀香
 
【耳道保健芳香療方】:
塗抹法
使用建議:每天 1-2 次塗抹耳道內
 
基底配方
無香乳液 25 ml + 荷荷芭油 5ml
 
精油配方
玫瑰草 2 滴 + 尤加利 1 滴 + 沒藥 2 滴 + 茶樹 1 滴
 
這個配方在感冒、流感、經空氣或接觸傳染的微生物流行時可以有效保護耳道,預防微生物經耳道侵入體內
 
身、心相依 –
耳朵是收集聲音的感覺器官,是維持平衡身體的器官。
當聽力發生問題時,該問問自己不想聽的是甚麼?
我的聽力驟減發生在工作室準備搬遷的時候,
四面八方湧出的意見令我無法招架,
身體聰明的選擇關上耳朵。
當暈眩發生時該檢視忙碌生活及休閒生活之間,
是否失去了平衡,
許多暈眩症的人過著不知為誰而忙而累的日子,
忽略中庸、平衡的重要性。
 
沒有一種配方可以適用於所有人,
每一個人都是如此獨特的個體,
祝福你找出最適合自己的芳香療方及使用方式。
芳香療法不能取代正統醫學,
若有身體不適症狀請務必就醫,徵詢專業醫護建議。
希望這樣的分享對你有幫助?也請你分享給需要的朋友!謝謝
 

Photo by Kristina V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