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區隔人體內部與外界的屏障,
平均厚度兩公厘包覆著全身,保護人體避免細菌、微生物入侵、
機械性或物理性、光的輻射及化學性傷害;
藉由汗液排除廢物及調節體溫;
有皮脂腺分泌皮脂保護、滋潤肌膚並與陽光作用合成維生素D;
觸、壓、冷、熱、痛各種感覺受器分布其中提供知覺作用。
 
人披著一副臭皮囊與高貴的心靈相比雖然不值一提,
但是生活在地球上人際關係仍然是生活中極為重要的環節,
而人與人社交的第一印象常常來自皮膚、臉部狀態的好壞,
接下來將分幾個篇章細細說說皮膚各種狀態及適當芳香療方
 
芳香療法中建議使用的植物精油有:
抗發炎作用:玫瑰草、薄荷、薰衣草、綠花白千層、藍膠尤加利、芳枸葉
強化肌膚:松紅梅、沉香醇百里香
抗微生物作用:尤加利、茶樹、松紅梅、薰衣草、檸檬、松針
抗黴菌作用:玫瑰草、茶樹、廣藿香、松紅梅、波蒡天竺葵
促進細胞再生:永久花、真正薰衣草、德國甘菊、沒藥、玫瑰、橙花、乳香、天竺葵
組織修復:佛手柑、白千層、洋甘菊、尤加利、乳香、天竺葵、真正薰衣草、沒藥、玳玳花、迷迭香、茶樹、百里香、西洋蓍草
 
【皮膚保健芳香療方】
塗抹法
使用建議:每天數次塗抹於需要部位
精油配方(一)—突然出現又突然消失的紅疹塊
基底配方
波蒡天竺葵 3 滴 + 薰衣草 2 滴 + 白松香 3 滴 + 嚴蘭草 2 滴
 
精油配方(二)—有小水珠的紅疹
基底配方
玫瑰草 4 滴 + 尤加利 2 滴 + 絲柏 2 滴 + 廣藿香 2 滴
 
精油配方(三)—乾乾硬硬的疹子
基底配方
香桃木 2 滴 + 薰衣草 2 滴 + 胡蘿蔔籽 2 滴 + 欖香脂 4 滴
 
PS. 薄荷精油可以視個人需要加入以上三個配方中,
其清涼感有助於轉移皮膚敏感症狀的搔癢不適。
 
身、心相依 –
皮膚是內在自我與外界的界線,
也是內在自我狀態與外界變化的轉換站,
當內心所思所想無法順利向外推展,衝突的戰場就是皮膚;
或者外界的變化過快而內在的節奏無法跟上,
也會產生轉換上的壓力,就呈現出各類型的皮膚敏感症狀。
肌膚的敏感狀態正是提醒我們需要思考重設人我界線或調節轉換彈性的時候。
 
沒有一種配方可以適用於所有人,
每一個人都是如此獨特的個體,
祝福你找出最適合自己的芳香療方及使用方式
芳香療法不能取代正統醫學,
若有身體不適症狀請務必就醫,徵詢專業醫護建議
希望這樣的分享對你有幫助?也請你分享給需要的朋友!謝謝
 
Photo by Coline Haslé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