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故事開始於一段共時性事件,2023年7月底,
即將出發去台東進修 BMC【Body Mind Centering】課程前
我和瑜珈老師閒聊:我有一個不恰當的刻板印象就是
瑜珈老師一定要瘦瘦的、身材很好的樣子,
但是 BMC 中有一位圓滾滾的老師,身體的彈性極佳,
一點也不違和。
直到抵達台東,有一天遠在中國工作的大哥說
他吃了一頓「硬菜」,甚麼是硬菜呢?
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叫做硬菜。
當天我剛從 BMC 觀點認識脂肪,課堂上看了相撲及肚皮舞影片,
進行這兩種活動身體的基本條件必須充滿脂肪組織,
想像一下相撲選手每日必吃的食物及大肚腩;
想像一下肚皮舞女郎的豐潤的胸部及肚皮……….
2023 年 8 月 8 日節氣立秋,立秋宜貼秋膘,
宜食肉,宜味厚氣重,補充夏季大量流汗、
過度消耗的能量,並開啟秋收狀態。
脂肪帶給我們穩定、沉靜、緩慢、懶散、放鬆、
性感、肉感、彈性、持續、爆發、力量
讓我改觀並愛上的是脂肪提供穩定、持續、爆發性的力量,
曾經我以為固著不改變的脂肪其實會緩慢的流動、更新,
脂肪可不是身體裡面的「奧客」。
〖芳香亂亂想〗:
大胸部加上纖細體型的人是否違反自然法則?
那麼流行愛好/俗世偏好大胸部的取向
是不是一種違背自然、不人道的走向?
脂肪從哪裡來?
脂肪由人體多餘的碳水化合物轉變而來,
身體的能量主要由燃燒攝入的葡萄醣直接供給,
進食後在胰島素作用下醣類進入血液提供身體活動的需要,
多餘的醣類分子進入脂肪組織及肝臟,
轉變為三酸甘油酯,
進入血漿中再與食物中的乳糜微粒三酸甘油酯,
一起沉澱進入脂肪細胞中。
每 2~3 星期脂肪細胞中的三酸甘油酯就會更新一次,
因此它也需要微血管提供養份及代謝,滲透到組織中進行擴散。
脂肪在哪裡?
脂肪組織屬於結締組織,由許多儲存脂肪小滴的細胞組成,
儲存脂肪小滴的細胞中約含有 80~85% 脂肪
(三酸甘油脂、膽固醇)、10% 水、2% 蛋白質,
脂肪細胞的直徑大概是 0.1 毫米體積
可以增加到 2-3 倍大或縮成一半大小,
一般成人大概有 300 億個脂肪細胞,重量約 13.5 公斤
其分布狀況
50% 在皮下組織
5~8% 在肌肉間
10~15% 在大網膜(覆蓋在腹部的網狀結構)
20% 在生殖器
12% 腎及腎上腺周圍
脂肪在做甚麼?
保護—儲存在皮下組織的脂肪儲存熱量,在需要時可以轉換釋出;
腹部大網膜的脂肪保護內臟器官,並且在器官受損時提供自癒修復能量
支持—包覆並支持內臟器官;支持神經系統及皮膚系統作用
絕緣—包覆在神經細胞外圍協助神經傳導作用
傳送及吸收—運輸脂溶性營養物質並幫助細胞吸收脂溶性營養分子
製造—膽固醇、荷爾蒙、維生素D、膽汁酸的主要成分
〖芳香想想〗
脂肪組織與芳香療法有何關係?
當我們選擇以皮膚吸收方式使用植物精油,
精油通過皮膚細胞間隙,隨著細胞間液慢慢滲透進入,
不可避免會碰觸到皮下脂肪,
親油性的精油分子與滿滿油脂的脂肪細胞相遇,
此時你儂我儂,你油中有我、我油中有你,
精油分子與脂肪細胞難分難捨,
於是延長了精油分子進入血液循環的時間,
延長了精油分子代謝的時間。
那麼遇上脂肪組織比較厚實的個案,
或者需要塗抹配方部位是脂肪組織較密集或厚實的部位時,
應該如何調節配方濃度及建議使用的時間?
配方時精油分子的大小與脂肪細胞的互動是否也需要考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