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想追求身體的平衡,左半邊及右半邊,
上半身及下半身,身體前側與身體後側,
左眼右眼、左耳右耳、左手右手、左腳右腳;

年輕學習化妝時,很羨慕有人可以左、右手同時開弓,
為個案服務時,我在意自己左、右手的力道及穩定度是否一致?
何時開始有這個執念,已經不記得,
是不是六宮處女座的冥王星?還是練習瑜珈形成的偏見?

BMC 第二單元,主題是內臟和基礎神經模式,
在基礎神經模式課程中,我們做了一個練習- 體驗重新出生,
老師為每個人準備了一個大大的、紅色有彈性的布袋,
兩個人一組,一個同學坐在地上扮演媽媽的子宮,
另一個同學鑽進布袋裡,蜷縮在扮演子宮同學的手、腳之間,
當寶寶在媽媽子宮裡面撐手蹬腳時,
同學的手、腳及身體要發揮子宮壁的作用,
穩穩地在寶寶頂頭、蹬腳時給予支撐及回應。

當我蜷縮在布袋中,開始規律蹬腳,
一段時間後週邊產生張力,隨著張力增加,
在某一個蹬腳就形成一股將身體向外推出的力量,
順著這股力量及身體結構特質,
身體就以左旋或右旋自紅色布袋掙脫。

做完這個練習(不一定會成功喔!)
整個人汗流浹背、氣喘噓噓覺得體力都耗盡了,
躺在地上喘氣之餘,
不由得佩服小寶寶充沛的活力及媽媽的穩定支持,
「順利出生」真是好大一件事,一件很不容易的大事。
在這個練習中我才明白自己身體的左、右兩側本來就不平衡,
身體要旋出母體時有一側比較順,另一側容易卡住。

練習結束的當晚,睡夢中我的脊椎骨好像蛇一樣的擺動,
迷糊中無法分辨是感覺還是身體實際在擺動,
突然胸椎的一個位置的疼痛把我驚醒,
疼痛部位在背部,手搆不到的地方,無法抹油,
只好拿起床邊的幾瓶精油:
甜橙、薰衣草、快樂鼠尾草 一一嗅聞,
聞到快樂鼠尾草的味道,覺得氣味的能量流動到背部,
立刻紓解了疼痛感,於是我又睡去,那一晚大概經歷了3次。

這個經驗啟發了我另一個探索學習芳香療法的想法,
從整個身體的各個層面探究嗅聞植物精油的作用,
以及運用嗅聞精油香氣,打開身體內部知覺的可能性。

隔天與一位資深社工同學分享討論這個經驗時,
她告訴我有一門「出生前及出生心理學」,
探索生命早期印記與關係模式,由 2 位外籍資深教師
加上 2 位專業翻譯用五天工作坊,
協助 6 個學員重塑出生經驗,這讓我眼界大開,
真是一項細緻且深入的工作。

經過 BMC 課堂的動作及練習,
我察覺自己漸漸恢復對身體內在的感知力,
對於眼睛所看、耳朵聽到的、鼻子聞到、
碰觸皮膚的、口裡嚐到的更完整、開放。

Photo by Isaac Quesada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