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是空氣進入呼吸道的第一站,
吸入的氧氣是維繫生命的重要因子,
隨著空氣進入鼻腔的還有一些細菌、病毒、空氣中的懸浮物等等,
鼻毛及鼻黏膜的分泌物就負責過濾淨化空氣,
為了讓肺部順利利用吸入的氧氣,
鼻腔內黏膜會分泌黏液將吸入空氣加溫到約 30 度,
濕度提升到 75-80%。
 
五感中的嗅覺、味覺都跟鼻腔有關,
吸嗅的氣味、飲食的氣味透過鼻腔進入腦部,
紀錄並開啟我們的學習及記憶檔案,
藉此得以連結情感及回憶。      
 
芳香療法中建議使用的植物精油有: 
抗微生物:白千層、薰衣草、檸檬、玳玳花(綠花白千層)、松針、迷迭香、茶樹、百里香、肉桂、丁香。
 
抗發炎作用:薄荷、香桃木、白千層、綠花白千層、茶樹、松針、尤加利、芳枸葉。
 
抗充血腫脹:薰衣草、羅馬洋甘菊、絲柏、雪松、廣藿香、檀香。
 
百里香、肉桂、丁香屬於刺激性較高的植物精油,
配方時務必留意相關禁忌注意事項、適用對象及調配使用方式
 
【鼻腔保健芳香療方】:
舒緩症狀的塗抹法
使用建議:每天 2-3 次塗抹於鼻翼、臉頰、耳朵前、後及頸部
基底配方:無香乳液/面霜或適合膚質的媒介油 90ml + 荷荷芭油 10ml
鼻子過敏精油配方(一)—孩童的鼻過敏  
綠花白千層 7 滴 + 香桃木 6 滴 + 玫瑰草 4 滴 + 羅馬洋甘菊 3滴
精油配方(二)—成人的鼻過敏  
絲柏 5 滴 + 雪松 5 滴 + 香桃木 6 滴 + 廣藿香 4 滴
 
鼻腔的吸嗅法
使用建議:調配成複方純精油,擴香或調製個人聞香棒
提神醒腦的吸嗅配方
香桃木 30% + 葡萄柚 30% + 綠花白千層 25% + 尤加利 15%
放鬆並提升創意的吸嗅配方
橙葉 40% + 迷迭香 35% + 香桃木 25%
 
身、心相依 –
鼻子主管嗅覺也同時與味覺密不可分,
透過嗅覺連結的是腦部最原始的邊緣系統與我們最原始本能相關,
人類嗅覺在演化過程中因全彩視覺而退化,
不像動物的嗅覺那般敏銳,
但是在生活中仍然是趨吉避凶的工具,
有形及無形層面嗅覺都相當重要,
酸臭的食物、刺鼻的氣味、瓦斯的臭味都令人退避三舍;
 
常有人在與人交際、執行計畫或開會時,
會說「我嗅出空氣中有一股不安的氣氛」。
嗅覺與直覺、情感、情緒之間聯繫極為緊密,
常常過敏的鼻子、對氣味高度敏感的鼻子代表著對情緒的高度敏銳性,
是否也顯示著情緒容易受傷的特質?
鼻子遲鈍或鼻子聞不到氣味是否對情感的表達出現障礙?
 
國外對憂鬱症及季節性憂鬱症的研究也發現,
憂鬱症患者的嗅覺比較遲鈍;
季節性憂鬱症患者的嗅覺異常靈敏,
經過藥物治療後嗅覺都會恢復正常。
你的嗅覺能力如何?表達情緒的能力如何?
 
沒有一種配方可以適用於所有人,
每一個人都是如此獨特的個體,
祝福你找出最適合自己的芳香療方及使用方式。
芳香療法不能取代正統醫學,若有身體不適症狀請務必就醫,
徵詢專業醫護建議。
希望這樣的分享對你有幫助?也請你分享給需要的朋友!謝謝
 

Photo by Richárd Ecsedi on Unsplash